“我很高兴终于有人识破了我的真面目,我太累了。”—阿米尔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奥巴马推荐,畅销2千万册的经典小说。该书主要讲述了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
《追风筝的人》图书少年阿米尔是一位少爷,他衣食富足,但他在家中过得并不快乐时时担心父亲讨厌软弱的自己。在亲眼目睹从小的玩伴哈桑被人侵犯之后,阿米尔的大半生都活在一种自我厌恶之中。后来为了救哈桑的儿子,阿米尔被人揍得体无完肤,几乎一命呜呼,他却觉得“终于有人识破了我的真面目,我终于可以不用装了,我太累了”。
孤独是和自己相处的最好机会阿米尔为何会漫漫三十年活在自我忏悔之中?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又能从阿米尔的经历中看到什么?
家庭教育应该让该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抑制自己的天性。
阿米尔的父亲是阿富汗鼎鼎大名的富豪,他一生雷厉风行受人敬仰。父亲讨厌软弱的孩子,所以阿米尔从小在家里活得小心翼翼。他是一个胆小软弱的人,他面对别人的欺负从来不敢还手,但是他却从来不敢在父亲年前表现出他的软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废物,不配得到父亲喜欢。所以最后那一场风筝大赛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阿米尔都要赢。即使这个代价是他从小的玩伴,那个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
阿米尔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一个男孩子绝对不能软弱”“哭是一件羞耻的事情”,父亲也从不子他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绪,阿米尔的少年时期过得战战兢兢。
受到这样的教育,使得阿米尔心思深沉,讨厌自己,这也是为什么他大半生都不能和自己和解的主要原因。
蔡康永在情商课中说:“一个人要想更好地接受自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首先应该打破的观念是——情绪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是一件决不能被鼓励的事情。”
那么,一个高情商的人应该如何接纳自己的情绪与自己和解呢?
与自己和解一.大方表达自己的情绪,在表达情绪的时候不给自己或他人贴标签。
在表达情绪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你怎么总是这样?”“他那么笨,这件事情失败了也情有可原。”,这一类的话就是贴标签。只有当你不再以标签看人的时候,你才能够客观的看待一件事情——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件事情为何会失败?
二.爽爽快快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需求,这并不是一件可耻、说不出口的人,将自己的情绪需求爽快地表达出来,别人才能知道你究竟想要什么,减少与人相处中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你跟朋友约好出去玩,他竟然迟到了,你很生气。这时如果你想要对方诚心诚意地道个歉,大大方方地说出来就是了。
表达自己的情绪需求三.认真记录自己的情绪日记。
每次你有大的情绪变动时,不妨把它记下来——什么时候,我因为什么事情有什么情绪?我想要得到什么?记下来,时间长了之后,你就会非常了解自己——我会因为什么事情开心,我的情绪雷区是什么?当你足够了解自己之后,你就能更好地和自己相处。
了解自己是最重要的事表达情绪是人类的天然的情感需求,不要压抑它,畅快表达。在表达过程中,我们能学会和自己相处,了解自己,自我和解。
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幸福。